四川鸿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韵科技”)注册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实缴资金1000万,目前拥有软件著作权20 个,软件类和公司资质共计18项,面向石油行业提供专业软件研发、管理系统研发、业务算法研发、业务和技术咨询的专业服务公司。

      公司团队在功图诊断量液技术方面获得中国石油南方勘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石油学会优秀奖。技术负责人是国内首批高级大数据分析师、高级大数据工程师获得者,鸿韵科技在大庆油田、长庆油田、华北油田、新疆油田、河南油田、南方勘探提供智能油田整体解决方案和采油智能化方面的技术服务。

鸿韵科技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成立智慧油田研究中心、大数据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结合中国石油大学科研实力,共同为石油行业培养优秀人才和为石油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产品介绍——智能油水井闭环管理系统

       根据采油厂油水井管理模式,通过系统实现油水井从异常井识别、油水井诊断、措施建议、措施效果评价、经济效益分析等闭环管理,核心技术是基于油井10个维度的异常井识别,确保油井异常100%识别,基于油井功图25个维度的工况诊断,确保功图诊断95%以上准确性,其中一类工况(杆断脱、油管漏、双漏、泵卡、气锁等)诊断准确率在98%以上,油水井诊断在长庆油田(采油三厂、采油二厂、页岩油、采油六厂)、新疆油田下属各采油厂、大庆油田(采油九厂、六厂、海拉尔)、福山油田、河南油田得到长期应用。

       产品介绍——采油厂产量监控分析闭环管理系统

       建立从单井、增压点/转运站、中心站/联合站、干线、交油口的树结构算法,实现数据的闭环计算,正向实现从单井到交油口的各级产量监控,逆向实现每一级产降原因分析,可直接将影响产量变化的原因,定位到哪条线、哪个站、哪口井、井的什么异常影响了多产液量,实时对产量波动的问题,给出措施建议,确保油田的高产,稳产。

       产品介绍——生产智能指挥闭环管理系统

       建立采油厂生产智能指挥大闭环、大调度的管理模式,在系统里预制各类事件标准处理流程(业务、数据、人员),根据事件标签自动关联数据、系统、人员,在此基础实现生产监控、人员调度、车辆调度、值班管理、重点工作下达、日常工作安排、绩效考核等功能,建立从问题发现、措施建议、作业设计、现场施工、财务结算、效果评价的闭环管理模式。

       实现各智能分析系统如:产量智能分析系统、油水井智能诊断系统、设备诊断系统、油水井异常分析系统等系统的异常数据、措施建议、措施审批、值班人员、业务人员、施工人员的聚类整合、关联,形成生产指挥的闭环管理,并建立指挥调度窗口标准索引、各业务活动指挥标准索引、快捷指令下的指挥标准索引、应急指挥标准索引、其他指挥标准索引。

       产品介绍——井场设备闭环管理系统

       各油田通过井场物联网设备建设,实现了井口、站、线物联网设备数据的采集,并对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生产智能分析如:油水井诊断、功图量液、动液面计算、管线泄露监控、生产监控等。为确保数据的正常使用,建立一套设备闭环管理系统,在不加装传感器的前提下,建立从设备诊断(设备故障、通信故障、设备漂移)、维修措施建议、工单推送、维修后评价的闭环管理。

       设备诊断类型

       产品介绍——油井工况智能诊断系统

       功图诊断技术的难点是相似工况诊断(双凡尔漏失、连喷带抽、油杆断脱)和疑难工况诊断(如:轻微油管漏、卡等),为解决各种复杂工况的精细诊断,采用大数据多维度解析技术,进行功图一次诊断,采用余弦相似性(谷歌搜索技术)算法,进行功图图形二次诊断、采用油田专家经验算法进行三次诊断、采用人工智能AI算法进行功图的四次诊断和定性,目前功图诊断平均准确率在95%以上,其中一类工况(杆断脱、油管漏、双漏、泵卡、气锁等)诊断准确率在98%以上,目前成为多家油田、采油厂每天生产必备工具。

       功图诊断类型

       复杂工况诊断示例

“卡”工况诊断

“轻微油管漏”工况诊断

       油井工况智能诊断系统包括:诊断汇总、分级推送、实时诊断、功图平铺、功图叠加、载荷曲线、理论功图、功图巡检、标准功图知识库、特征功图知识库、经验算法知识库、人工智能AI诊断知识库等功能。

       产品介绍——功图量液与大数据量液系统

       《功图量液与大数据量液系统 》研究不同泵深、含水、原油粘度、泵径、冲次下,不同工况、每种工况严重程度和液量的关系,正对正常工况和13种非正常工况,建立不同的量液算法,并根据油藏单井特性修正量液结果,不乘以系数,量液算法模型根据工况变化、维修作业变化、调参变化,工作制度变化,自动调整算法,不需要人工干预。

       核心技术一:根据每种工况严重程度量化有效冲程算法

       根据每一类工况的严重程度程度,建立液量和功图数据变化的关系,从而计算同类工况下,不同严重程度的功图液量。

       核心技术二:通过大数据技术量化功图无法体现的漏失量(一井一模型)

       采用大数据建模技术,建立泵间隙漏失、丝扣渗漏、刺漏等与泵径、泵深、冲程、冲次、回压、套压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来计算抽油井的漏失量。

       产品介绍——基于三维井轨迹防偏磨系统

       三维井轨迹防偏磨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在Web浏览器上访问,利用套管每30米一个方位角、位移、井斜测点,用圆柱螺旋插值方式变成连续曲线,得到每米一个曲线方位角、位移、井斜。以套管轴心线轨迹为基础,根据油管、抽油杆沿管壁滑动下行模式,以管壁相切但不相交为原则,绘制出油管和抽油杆轨迹,有效解决了即显示轨迹弯曲又显示轨迹对应关系的难题。建立化学驱抽油井防偏磨设计标准、水驱抽油井防偏磨设计标准、螺杆泵使用标准、螺杆泵使用标准,做为新疆油田采油二厂防偏磨设计日常工具。

       系统功能如下:

       1)数据接口模块:与现有数据库建立接口,建立井斜方位数据库,并实现电子表格数据的导入;
       2)井身轨迹绘制模块:根据井斜原始数据进行井身轨迹绘制,绘制套管、油管、抽油杆、抽油杆接箍4条曲线,绘制套管、油管、抽油杆、抽油杆接箍4条三维曲管;
       3)三维显示模块:将绘制好的井身轨迹,通过三维方式显示;
       4)防偏磨设计模块:计算出接触井段抽油杆柱轴心线与地垂线的夹角、杆斜率、杆斜率变化率,用数字显示,并进行定量分级,实现抽油井杆管防偏磨保护设计、扶正器设计。

二维井轨迹显示

三维井轨迹显示

       产品介绍——抽油机井参数设计与优化系统(杆柱设计

       抽油机井参数设计与优化系统基于供、排协调(供液量等于或接近排液量)设计的,根据 “泵径、冲程、冲次”组合和“下泵深度和抽杆系数计算范围”,最后计算出相应的 “产液量、井下效率、沉没压力、抽杆系数、最大最小载荷”等指标或参数,可以定义为“全组合、多因素”设计的方法。

       计算逻辑

       第一步:泵深计算区间。10m间隔设一个计算点,开始于静液面以下10m,套客完好的井结束于油层顶部以上20m,套管损坏井结束于套管变形以上30m。抽油杆柱应力使用系数由采油作业区给出。
       第二步:流入动态计算。得出产液量与流压的关系式,得到每个流压下的流入井液量Q流入。
       第三步:抽油泵沉没压力计算。预设流压,通过井底—下泵深度间的垂直管流井筒压力分布计算,得到每个流压下的抽油泵沉没压力。
       第四步:抽油泵排液量计算。考虑冲程损失、泵阀压力损失等因素,计算每个沉没压力下的抽油泵排液量Q排出。
       第五步:得到产液量。对比Q流入、Q排出,当两者很接近时,得到的产液量即为“当前泵径、冲程、冲次、下泵深度下可实现的产液量”。
       第六步:杆柱校核,去除不合格的下泵深度及产液量。
       第七步:井下效率计算。计算各种摩擦阻力、各部件的运动距离(考虑惯性影响),得到无功功率。根据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SY/T 5264—2006计算有用功率。根据无功功率、有用功率的计算结果得到井下效率。
       第八步:对所有的“泵径、冲程、冲次、下泵深度组合”计算产液量和井下效率。

       系统功能

生产参数/物性常量/其它参数

抽油机井参数优化设计

       产品介绍——油井智能间开系统(功图计算动液面)

       油井智能间开系统核心技术是通过功图计算动液面,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预测动液面,最后将预测出来的动液面和功图计算出来的动液面,采用人工智能自我学习、自动修正算法,得出最终动液面数据,该技术在供液正常、供液不足、气影响、出砂、震动、单凡尔漏等工况下,通过功图计算的动液面数据和实际测量动液面数据误差在80米左右。 功图计算动液面计算逻辑

       功图计算动液面计算逻辑

       第一步:通过迭代法消除过阻尼、欠阻尼对功图的影响,对功图进行扶正,通过消除抽油机的摩擦、震动带来的动载荷,计算出上下静载;
       第二步:根据抽油机运转机理对泵筒在上下冲程过程中的受力进行分解,通过上下静载荷反推动液面的托负力,从而得出动液面;
       第三步:根据实时计算动液面的数据,得出油井液面下降时率,计算出油井间开时间;
       第四步:将油井间开时间经人工审核后,推送给SCAD系统。

       产品介绍——智能油田管理平台V3.0
       智能油田管理系统V3.0版,采用微服务架构设计,底层采用阿里巴巴MySQL集群技术进行结构化数据管理、采用MinIO对象数据存储进行非结构化数据管理、采用InfluxDB时序数据进行实时数据管理,实现对勘探开发等8大专业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在此基础上,采用阿里巴巴数据中台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API服务,最后通过智能油田管理平台V3.0 实现各应用系统集成(单点登陆)、工作流管理、报表管理、消息管理、数据库监控、主数据管理、数据血缘关系、工作台管理、权限管理等平台功能。
       智能油田管理系统V3.0版业务功能微服务池,建立从油井异常微服务、水井异常微服务、油井诊断微服务、水井诊断微服务、措施管理微服务、生产调度微服务、井下作业微服务、产量分析微服务、功图量液微服务、动液面计算微服务等共计52个业务微服务,根据各层级业务岗位,通过工作台的形式,把关注的数据、系统、聚类推送到工作台。
       核心功能:各层级工作台

技术员工作台

管理岗工作台

       智能油田管理平台V3.0——业务微服务池